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六、构建新技术全域应用场景,支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围绕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坚持“数字智能技术—数字智能经济—数字智能社会—数字智能城市”主线,面向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智慧管理、文化科技等人民美好生活重点领域需求,实施应用场景建设“十百千工程”,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国际赛事举办,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探索走出绿色、数字、安全的超大城市精细治理新路子,切实支撑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

(一)加快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突破一批数字底层核心技术。加强微型芯片、多功能传感器等感知技术以及物联网、边缘计算研发。加速融合通信、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技术创新与应用,打通数据高效传输链条。突破大数据、人工智能、云网边端融合计算等核心技术。攻克区块链、隐私计算、大数据交易、网络身份可信认证、安全态势感知等技术。发展数字孪生、数字内容生成、数字信用、智能化交互等技术。

建成数字技术与经济融合创新平台。面向智能感知器件研发,搭建科研公共支撑平台,推动智能微系统设计、集成制造、封装测试等智能微系统平台建设。面向新兴产业培育,搭建融合应用试验平台。建设路侧感知设施、分级云控平台、5G网络等智能车联网城市基础设施平台。

推动数字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智能制造、医药健康和绿色智慧能源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突破人机交互、群体控制等关键技术,以及设备互联互通、工业智能等核心技术。推动人工智能与医药健康的融合发展。支持临床辅助诊断产品、手术导航机器人等智能数字医疗健康设备开发。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的深度融合发展。

驱动数字消费发展。布局无人零售、智慧零售等新零售业态,推动传统零售业转型升级。加大智能终端新技术、新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消费能级和内容消费供给能力。发挥头部数字企业作用,培育新消费业态。支持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体育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二)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提高社区治理智慧化水平。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政府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强化新技术在“互联网+监管”领域应用,推动线上闭环和“非接触式”监管,加快形成开放创新的监管体系。聚焦智慧网格、智慧社区等基层治理场景,为城市网格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语音识别等技术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围绕老年产品及康复器具开展研发攻关,提升老年服务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加强城市安全发展科技支撑。提升水、电、油、气、热等系统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生命线系统由集中化、大型化的中心放射式布局向分布式、微循环、多向联通的多节点网格化布局转变。加快综合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等关键环节技术开发,推广5G网络图像传输和处理技术、终端接收和网络视频技术,提升首都安全整体防控智能化水平。

支撑智慧交通能力提升。聚焦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体系建设和出行服务质量提升等相关应用场景,推广海淀城市大脑场景的组织经验,实施智慧交通提升行动计划,构建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运用。聚焦智慧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等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机器人、环境智能感知及控制、北斗导航、5G等产品与技术应用,服务保障市民安全、便捷、绿色、舒适出行。

(三)强化碳减排碳中和科技创新

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碳减排碳中和绿色科技创新体系,打造碳中和技术平台和产业链。聚焦零碳电力、零碳非电能源、原料燃料与工艺替代等,推进能源系统深度脱碳技术变革和外调绿电调峰储能技术攻关,促进工业近零排放和绿色技术替代。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究,加强碳汇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相关零碳、负碳排放技术创新。

推动碳中和绿色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围绕大气污染防控、节水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现代化能源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动一批应用场景建设。建设建筑与社区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零碳节能场景,聚焦建筑供热系统重构、全面电气化、光储直柔,推动形成零碳智慧供热、光伏发电全利用的零碳建筑与社区能源系统及零碳农业基础设施循环示范。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建设交通行业全生命周期监测场景,构建以低碳化交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控为核心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推广应用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加速形成人绿色出行、货绿色运输、装备节能高效的低碳化智慧交通运输体系示范。建设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场景,围绕森林、湿地、农田等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逐步形成城市梯度森林绿色碳汇、湿地蓝色碳汇和农田棕色碳汇的高效生态固碳示范。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和生态涵养区开展碳中和绿色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针对区域性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改善及生态环境增容等过程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智能监测检测技术、精准计量控制技术、低碳资源化技术和智慧化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形成污染物全过程治理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

(四)构建公共卫生安全科研攻关体系

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科研力量布局及战略储备能力。建设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深化科研、临床、防控相互协作,聚焦检测试剂、疫苗、抗体、药物、诊疗方案等方面开展集中攻关。开展公共卫生领域前瞻性基础研究。

建立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科技快速反应体系。建立北京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合作共享联动机制。健全新发突发传染病网络实验室等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国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库和重要实验动物品种保障基地。针对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稳定的新发突发传染病,在病毒溯源及监测和预警,药物、疫苗及医疗器械创新研发等方面持续投入。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及治疗工作中示范应用,提高公共场所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

推进智慧医疗发展。围绕医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诊疗等关键环节,加快语音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先进技术和产品在医院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引入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推进医联体建设,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拓展健康管理、数据运营、金融服务等增值功能。

(五)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创新应用与场景落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应用。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5G传输+8K超高清视频技术”(“5G+8K”)、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扩展现实/混合现实(AR/VR/XR/MR)等技术在传播、影视、出版、演艺、文旅及未来虚实融合社会场景应用,培育“云展览”“云旅游”等沉浸式体验文化消费新模式。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价值评估,推进精准投放技术研发及场景应用,促进高价值优质文化内容的持续消费和有效传播。强化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内容版权备案、交易、维权等技术场景中的应用,建设数字版权保护生态体系。

打造文化科技创新生态。探索建立高效协同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文化科技领域杰出人才、领军机构、示范园区、品牌活动。依托国家级、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差异化文化科技优势产业集群。以东城区、城市副中心为重点区域,在影视、出版、演艺、文旅等领域打造一批亮点文化科技场景。

推进设计之都建设。推动设计融入研发前端,鼓励科技型、制造类企业建立设计创新中心。鼓励社会团体、产业联盟、高校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设计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定。将张家湾设计小镇打造成为北京设计之都重要平台。推进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建设。组织策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品牌活动。加强设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设计领军人才,培育青年设计人才。

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围绕“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目标,发挥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适时推进科普法规政策修订。组织开展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探索推进科普进社区模式及成效评价,拓展科普走出去的渠道和领域,开展国际化交流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虚拟展厅和北京科普“中央厨房”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促进科幻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聚焦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高水平筹办中国科幻大会,营造具有首都特色的科幻氛围。

(六)实施科技冬奥专项计划

推进科技创新支撑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快数字孪生、数字人民币、智慧场馆等办赛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建立国家队数据库、冬奥食品安全保障平台等,提升赛事科技保障水平。研发沉浸式观赛、云转播、“5G+8K”、自动驾驶等技术,打造“智能”观赛新体验。

推进科技冬奥成果在后冬奥时代应用。推广应用“云转播”、服务型智能机器人、无人客车和物流车、智慧场馆、精细天气预报等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基于区块链和加密锚定技术的食品安全溯源技术等创新成果,提升重大活动食品安全追溯和监管效率。推广应用沉浸式、多维度自由视角等智能交互体验技术。

七、优化提升重点区域创新格局,辐射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抓手,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作用,强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形成产业纵深战略腹地,深化重点区域科技协作,加强全国创新辐射引领,强化区域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共生、优势互补。

(一)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

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重点方向,实现更多“从0到1”原始创新,加快战略高技术突破,深度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营造一流创新创业文化,打造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力争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充分发挥一流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顶尖人才集聚优势,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电网等新基建项目,加紧建设数字贸易港,探索数字贸易规则,打造全球数字技术供给源。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依托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引进和培养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进集聚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和资源整合能力的研发组织与服务机构。加快构建区域“创新生态雨林”系统,提升创新生态能级,打造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国际化创新生态。

突破怀柔科学城。强化以物质为基础、以能源和生命为起步科学方向,深化院市合作,加快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营造开放共享、融合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聚力建设“百年科学城”。加快推进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面对战略必争和补短板领域,预研和规划一批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一批符合定位的中科院研究机构整建制搬迁,支持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推进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建设。打造城市客厅、雁栖小镇、国际人才社区、创新小镇、生命与健康科学小镇等重要区域节点,为入驻怀柔科学城的高校院所开展创新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打造怀柔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重点培育高端仪器与传感器、能源材料、细胞与数字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搞活未来科学城。紧抓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先进能源、数字智造等发展机遇,秉承“攻关未来科技、发展未来产业、集聚未来人才”理念,加强东西联动,推进“两谷一园”建设,加快打造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城。“生命谷”布局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培育生物科技和美丽健康产业,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核爆点”。用足“两区”政策,加快国际研究型医院、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等关键平台建设。加快生命科学园三期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孵化器和加速器。“能源谷”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在绿色能源、能源科技、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加快布局。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底层技术攻关,打造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群。沙河高教园加快高校院系学科整建制迁入,推动校企合作,加快建设新型研发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教园科技创新综合体等各类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瞄准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领域高端发展需求,加快建成北京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产业生态优势,建设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高地,推进双“1+1”工程建设,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零部件、材料和工艺等技术突破和工艺装备验证,开展新型存储器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建成生物药研发生产平台、高端制剂定制研发生产(CDMO)平台、疫苗大规模生产基地、细胞与基因治疗研发中试基地、mRNA疫苗技术平台与生产基地等,提升医药健康平台创新支撑作用。围绕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支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集群发展。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加快网联云控式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运用。顺义区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以及航天领域,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建设工艺、封装和检测等共性技术平台,打造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高地;推动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领域创新中心,推进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制造等技术集成创新;推动航空发动机、航空复合材料、机载航电系统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研发,发展地理信息、北斗导航、卫星遥感等高技术服务。

加强“三城一区”协同联动和引领带动。健全“三城一区”统筹联动和融合发展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健全创新统计监测体系,探索协同治理新模式。支持“一区”积极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推动“三城一区”原始创新成果向其他区辐射和扩散,有序引导各区根据禀赋和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吸收“三城一区”外溢科技成果,形成配合良好、统筹协同的差异化发展格局。东城区聚焦数字经济、健康产业、文化科技等领域,建设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推进传统商圈转型升级。西城区以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为重点,强化与中关村科学城对接联动,打造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朝阳区聚焦人工智能、数字消费科技等领域,发挥国际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推动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打造现代化国际创新城区。丰台区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强化创新研发功能,打造全国轨道交通创新中心。石景山区聚焦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领域,依托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推进科幻产业发展,打造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大兴区聚焦高端制造和医药健康领域,依托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政策叠加优势,建设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园,打造南部“先进智造”主阵地。门头沟区开展矿山、农业、园林等生态修复先进技术试验示范,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协同发展,推动高精尖产业创新示范。房山区聚焦智能装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石墨烯、新型显示材料等,打造“先进智造”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平谷区发挥现代农业资源全市领先优势,引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延庆区推动无人机与5G技术融合,拓展无人机运行场景与产业发展,推动体育科技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体育科技产业。

(二)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

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进一步擦亮中关村“金名片”,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强化先行先试作用,率先打造成为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擦亮中关村论坛“金字招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的视频致贺精神,持续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坚持高端前沿引领,围绕科学、技术、产品、市场交易全链条创新,链接全球智慧、聚合科技力量,完善中关村论坛会议、交易、展览、发布、大赛功能,推动筹备工作机制化和论坛活动常态化,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国际化、权威性、影响力。

保护和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持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保持企业创新创业活跃态势。建立“普惠+精准”服务机制,落实“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着力培育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搭建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特定领域按规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以及中关村小微企业研发经费支持等政策的落实。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高校院所、研究型医院等创新主体新建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新模式。完善创业孵化支持政策,对孵化器实施分类指导、运行评估和动态管理,支持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建设科研开发、检验检测等专业平台,提升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服务能力。提升大学科技园专业化运营管理水平,带动高校科技成果溢出落地转化。

推动“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按照产业相近、功能相通、地域相连的原则,推动形成发展组团,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空间集聚发展。优化各分园产业布局,按照“一园一产”原则,支持分园出台主导产业政策,实现十六个分园均有特色园区布局。聚焦解决部分专业园区小、散、弱问题,强化统筹协同,构建“一区多园、各具特色、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基地,推动分园结对合作,有序引导中心城区分园外溢的高精尖创新成果和项目在郊区分园落地转化,切实发挥“一区多园”引领支撑作用。

建立和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市级层面对各分园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推动各区优化分园管理机制,加强分园管理机构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抓项目、抓产业、抓生态的专业能力。支持分园引入或设立专业化、市场化的产业促进服务机构,组建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根据园区发展基础,对分园和专业园区实施分类管理,聚焦支持一批园区先行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完善分园创新发展的考评机制。

(三)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加强与河北雄安新区创新协同。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编制实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规划,引导创新资源向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集聚,共同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效应,实现两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加快布局和落地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基础科学、核心前沿技术等领域形成合力,探索研发共同投入、产业化共同受益的合作机制。

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重点围绕城市科技、创意设计、金融科技等领域进行布局,支持中关村通州园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形成分工明确、层次清晰、协同高效、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北三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需求,鼓励中关村企业与北三县重点产业园区开展技术对接,推动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在智能制造、大气污染防治、水处理、固废处置、高效节能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布局基础研究。深化京津冀基础研究专项工作,结合津冀应用场景和资源优势,发挥北京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优势,支持开展共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和实质性合作,推动在基础研究领域形成政策、研究以及资源层面的良好互动合作。

优化京津冀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北京创新成果向津冀输出,加强三地技术市场融通合作,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京津冀范围内落地转化。进一步开放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优势资源,推动创新券在京津冀区域内应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转移资格认定相关政策。发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市场化机制作用,引导本市高精尖企业参与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津冀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四)加强对全国创新驱动引领作用

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协同合作。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领域,加强与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上海张江、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展合作,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

加强与重点省区市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区域间科技人才交流、创新资源流通和科技项目合作,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与干部挂职交流。持续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沈阳市、河南省南阳市等重点区域的科技对口合作,加强科技援疆、援藏。

八、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突出青年人才的聚集和培育,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构建从战略科学家到领域顶尖人才、专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提高人才的宽度、高度和厚度,激发人才活力,加快形成集聚国际化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一)增强国际化人才吸引力度

吸引一流国际化人才。依托国家级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以“大科学装置+大科学任务”等形式,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开展科研工作。实施“高聚工程”等人才计划,面向全球引进和使用各类人才资源,引进首席研究员(PI)、高级算法工程师和平台架构师等核心技术人才。实施“朱雀计划”,加快引进国际律师、知识产权人才、项目经理、产业投资人、技术经纪人等科技服务人才。

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实施更加便利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政策,研究开展特定专业领域执业资格便捷认证试点,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境内外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办理居留许可提供便利。探索建立外籍高层次人才技术入股市场协议机制等试点,推动外籍高层次人才及核心团队创新活动合法收入汇出便利化。支持探索实施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推动放宽境外知名高校优秀外籍毕业生在华工作的学位要求。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产业人才,优化职称评审机制。

(二)加大青年人才等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持续实施“北京学者”“智源学者”“科技新星计划”等人才计划,扩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规模,发现和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提升高校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教育水平,更多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以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专业学生培养。支持国家级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择优滚动支持”重点领域青年人才。建立基于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支持青年人才承担科研任务。探索推行青年人才“推荐制”,扩大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范围,给予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

强化创新团队培养和支持。发挥科学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导师作用,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支持国家级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依托集成电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平台,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和团队。加大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使命的重点团队的激励保障力度。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校推广企业导师制,鼓励高精尖产业和前沿科技领域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在京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培养科技复合型人才。围绕高精尖产业、城市运行服务保障等领域紧缺人才需要,支持领军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工程学院及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人才评价制度改革

实施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行职称分类评价标准和代表作评审制度,对科技人才进行差别化分类评价,突出评价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原创价值。突出以理论贡献、学术贡献为主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加强同行评价、国际评价。突出以技术成果为主评价工程技术研发人才,加强业内评价、第三方评价。突出以效益指标为主评价应用创新人才,加强市场评价、用户评价。在各类人才项目中建立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培育机制,探索推行人才“推荐制”。

改革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形成体现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加大对科研人员的绩效奖励力度。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取酬。引导高校院所制定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与岗位职责目标相统一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进一步优化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四)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赋予人才更大自主权。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以信任为前提赋予战略科学家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做好科研机构访问国际学术网站的安全保障服务。减少不必要的评审评价等各类活动,保障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

畅通科技人才流动渠道。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提升人才使用效能,促进高校院所、创新企业等不同主体的人才有序流动和协调发展。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吸引企业人才担任“产业导师”。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校企人才双向流动。

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构建高品质的国际人才社区,营造开放包容、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制定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服务,优化各类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服务。优化引进人才落户机制。加快促进创新文化与老城区保护更新同步融合发展,打造科技创新的新承载空间和交流空间,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乐于创新的环境。

九、构建开放创新生态,走出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新路子

围绕有效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创新,以“两区”建设引领开放,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打造高水平开放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国际创新合作新路径,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加快完善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更加公平的国际创新合作环境,形成具有首都特色和首都水准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新格局。

(一)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开放创新合作机制

构建政府间国际创新合作机制。利用国际交往中心优势,积极为国家间高层对话机制丰富国际创新合作内涵,做好服务支撑。以科技创新为桥梁纽带,扩大与世界重点创新国家及城市的交流合作,在政府间合作框架下,加强与国外科技管理部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对接,推动部门、机构间达成创新合作,实施重点国别(地区)联合研发计划,夯实国际化创新“朋友圈”。

围绕“一带一路”推动创新主体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北京创新优势,拓展创新合作广度和深度,带动深化民间科技合作,打造北京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样板。发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作用,建立科技创新国际组织与多边合作平台,完善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交流合作网络。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实施提质增效,聚焦沿线重点城市,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特色化科技园区。支持共建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按照“创新引领、标准支撑、产业跟进”路线,探索构筑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

更多详见《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