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D薄膜质量影响因素

以下将以PECVD技术沉积薄膜作为案例,阐述影响薄膜品质的几个核心要素。PECVD工艺质量主要受气压、射频能量、衬底温度、射频源的工作频率、电极板间距以及反应腔体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在等离子体生成阶段,若气体压力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但同时会缩减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这不利于薄膜在复杂结构上的覆盖。相反,若气压过低,则可能导致薄膜的密度降低,增加形成孔隙的风险。

射频能量的增强会提升离子的撞击能量,起初随着能量的增加,沉积速率会上升。但当能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应气体完全电离后,沉积速率将趋于平稳。

基板温度主要对薄膜的电子迁移率和光学特性产生影响。温度的升高有助于提升薄膜的致密度,降低缺陷的密度。

PECVD工艺中,射频源通常工作在50kHz至13.56MHz的频率范围内。较高的频率意味着离子撞击效应更为强烈,可以生成更致密的薄膜。同时,高频条件下沉积的薄膜均匀性更佳,但也可能对基板造成更大的损伤。

在PECVD工艺中,电极板间距的选择需尽量降低起辉电压,以减少对基板的损伤。较大的电极板间距虽然能减轻对基板的损伤,但过大的间距可能会影响薄膜的均匀性。此外,反应腔体的扩大虽然能提高生产效率,但也可能导致薄膜均匀性的下降。

CVD故障检查及排除

仍以PECVD工艺为例,PECVD设备常见问题有无法起辉、辉光不稳、淀积速率低、薄膜质量差、反应腔体压强不稳定等,这些故障对应的处理措施如下:

无法起辉问题

1.真空度差,检查腔体的真空度,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2.射频电源故障,检查射频电源的输出功率,排除电源故障的可能性

3.反应气体进气量少,观察气体流量计的读数,若读数偏低,则尝试增加气体输入量

4.射频汽配店路故障,检查射频匹配电路,确保反射功率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检查电路中的电容与电感组件是否完好

5.腔体极板清洁度差,使用万用表测试腔体上下极板的对地电阻,若电阻值不达标,则需对极板进行清洁

辉光不稳定现象

1.真空室气压不稳,检查真空系统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漏,并监控进气量,确保其稳定性,避免波动

2.电源电流不稳定,测量电源电流,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3.电缆故障,检查电缆连接,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沉积速率低下问题

1.真空腔体的气压较低,调整工艺气体的流量,以提升腔室气压

2.射频功率不匹配,优化射频功率的设置,以达到理想的沉积速率

3.样品温度异常,检查样品的冷却系统,确保样品温度处于正常范围

薄膜质量不达标情况

1.样品表面清洁度差,清洁样品表面,去除所有污染物,确保表面洁净

2.样品温度异常,校准热电偶,检查温控系统,确保样品温度控制的精确性

3.工艺腔体清洁度差,清洁工艺腔室,去除所有残留物,保持腔室清洁

4.薄膜沉积过程中压强异常,监控沉积过程中的腔室压力,及时检查并修复可能的真空泄漏

5.射频功率不匹配,调整射频功率设置,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以提高薄膜质量

反应腔室压力波动问题

1.校验气体流量计的准确性,确保其读数无误

2.检查真空泵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无故障

3.确认阀门开关操作无误,无卡滞或泄漏现象

4.检查真空系统的波纹管,确保其完整无损,无裂纹或泄漏点

颗粒清除

在LPCVD工艺中,由于其热壁特性,反应器内壁容易积聚颗粒。尽管通过降低气相反应物的分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颗粒沉积,但是治标不治本。热壁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依赖于定期的清洗维护,以彻底清除腔内的颗粒。

清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离线清洗与原位清洗。传统的离线清洗方式涉及拆卸并更换已污染的石英管,随后手动旋转浸泡在氢氟酸中的管道进行清洁。然而,出于生产和安全考虑,业界更倾向于采用原位清洗技术。例如,利用氟气(可激发为等离子体)与反应器内壁上的固体沉积物反应,生成挥发性产物并排出系统。LPCVD的原位清洗技术不仅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还有效降低了颗粒数量,同时减少了人员与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

相比之下,PECVD工艺采用冷壁设计,其中硅片被加热至高温,而其他部分保持低温。这种冷壁反应产生的颗粒较少,从而减少了清洗的频率和时间。此外,PECVD反应腔还具备在沉积前利用等离子体对硅片进行预处理的能力,这种原位清洁技术能有效去除硅片在装载过程中引入的污染物。

等离子体辅助的清洁技术主要分为RF等离子体清洁与远程等离子体清洁两类。在RF等离子体清洁过程中,采用氟碳化合物(如CF4、C2F6、C3F8等)作为清洁气体,这些化合物在等离子体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量活性氟自由基(F·),能够高效去除颗粒污染、不必要的氧化硅和氮化硅。RF清洁反应式概括如下:

为了提升清洁效率,可以在等离子体清洁工艺中引入氧源(如一氧化二氮和氧气),与氟碳化合物中的碳反应,生成更多氟自由基,同时保持氟碳比高于2。

尽管RF等离子体清洁效果显著,但其离子轰击作用可能对腔体部件造成损伤。为避免这一问题,远程等离子体清洁方案应运而生。该方案将等离子体生成区域与待清洗的工艺腔分离,通过微波功率在等离子腔中激发NF3产生氟自由基(F·),随后将F·输送到工艺腔中进行清洁。由于工艺腔中不存在等离子体,因此避免了离子轰击带来的损害。然而,这种方案的实施成本相对较高。


来源: 学习那些事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