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插入的氮化镓超晶格的结构,这里也称为MiGs(Mg-intercalated GaN superlattices structure),也属于GaN:2D -mg掺杂超晶格。

1.实验方案

首先使用传统的物理气蒸气沉积方法,如电子束蒸发或溅射,在单晶纤锌矿氮化镓(六边形P63mc空间群)上沉积金属Mg薄膜。使用3N(99.9%)的ACS-4000(ULVAC)Mg目标溅射系统在氮化镓样品上沉积了大约50纳米厚的非定形、纯、裸金属Mg薄膜。随后,这些样品在大气压下的高温下进行退火,发现超晶格结构的形成特征是快速扩散过程,在550°C到800°C的温度下,只需要10分钟或更少。

图1 金属Mg在氮化镓上热退火自发形成MiGs纳米结构

单原子Mg自发插入到六角形氮化镓,形成一个超晶格结构,这个过程被称为2D-Mg掺杂。

2.特性分析

在MiGs的结构中,Mg层的间隙占据导致了一个ABCAB,相邻的六边形氮化镓层遵循一个ABAB堆叠序列。每个位于C位的Mg原子被6个N原子包围,占据一个八面体的间隙位。

图2 STEM图和结构示意图

Mg层倾向于排斥Ga,导致最近的氮化镓单分子层在位于Mg层下方和上方时表现出相反的极性。

图3 EDS分析

空穴产生的电势是由2D-Mg薄片诱导的氮化镓中的周期性极性跃迁引起的。这使得二维-Mg掺杂的概念特别重要,并为极化诱导空穴掺杂研究的新维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见解。

图4 极性反转

氮化镓和Mg之间的完美晶格匹配,Mg是一种具有金属键的金属,这两种不同的材料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六角形P63mc空间群)。有趣的是,六角形氮化镓和六角形Mg(平面内,(aGaN−aMg)/aGaN =−0.4%之间的晶格失配;平面外,(cGaN−cGg)/cGaN=−0.3%)在实验测量值的误差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这种错配比氮化镓外延的常见衬底低1-2个数量级,如Si(平面内,+17%)、蓝宝石(平面内,−16%)和碳化硅(平面内,+3.5%)。氮化镓和Mg之间的完美晶格匹配大大降低了错配应变,在(0001)氮化镓上2D-Mgi的自发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Mg在氮化镓中很容易分离。

表1 GaN和Mg的物理性质

现有的p型氮化镓上加入MiGs可以大大降低比接触电阻率,在稍高的温度下550℃退火的样品I-V特性显示出有效欧姆接触,具有良好的线性,而在500℃没有形成欧姆接触,MiGs形成的阈值温度和时间可能因氮化镓中的初始Mg浓度而略有不同。

图5 I-V曲线

3.产业应用

MiGs结构中增强的空穴输运也极大地促进了氮化镓p-n结二极管和p型氮化镓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优异性能,突出了该纳米结构在广泛的电子器件应用中具有相当大的技术潜力。除了改变的电子带结构和改变的光学和电性质,应变氮化镓引起的热输运的增强。

因此,该结构为研究金属-半导体超晶格的能带结构和输运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为先进材料和器件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对于半导体器件,p型掺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它关联着空穴浓度以及载子传输,以及欧姆接触等,我们希望有更多突破性的技术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就像中村修二等发现高温退火能解决p型GaN的掺杂问题,进而并实现固态照明的革命。

我们希望,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践及产业化,以此来促进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Wang J, Cai W, Lu W, et al. Observation of 2D-magnesium-intercalated gallium nitride superlattices[J]. Nature, 2024: 1-6.

来源:未来芯研究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